365体育滚球_365体育彩票-投注*官网@

图片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 正文

从农民收入现状看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党的第 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提出了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O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按照县委安排,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农民收入底数、了解农民收入现状。通过对全县84个村840户农户,记账调查,做到分类指导、科学增收、收效明显,现就2010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现状简析如下。
  ?一、收入现状
  2010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00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754元;家庭经营收入1878元;财产性收入231元;转移性收入143元。分别占人均现金收入的25.1%、62.5%、7.7%、4.7%。
  1、工资性收入人均为754元,占期内现金收入的25.1%。近几年随着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外出打工人数日渐增多,劳务收入随即增长。其中:外出(本县以外)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45元占工资性收入的59%。
  2、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为1877元,占到人均现金收入的62.5%,占期内现金收入的主导地位。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为1623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86.5%。在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中,农业和牧业收入占第一产业收入的98%。其中农业现金收为1192元,占第一产业收入的73%;牧业收入占第一产业收入的25%。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增加得益于县上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年内努力实现“百万生猪,十万牛”的目标,使农民收入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的态势。
  3、转移性收入人均143元,占人均现金收入的4.7%。随着国家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国家对农机具补贴、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村低保、畜牧业补贴、移民后期扶持及合疗制度等的实施,以及各种补贴力度逐年的不断加大。此项收入在今后农民收入中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4、财产性收入人均231元,占人均现金收入的7.6%。在财产性收入中,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占财产性收入76%。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城市建设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从农民收入的构成看,农民增收的途径偏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农民现金收入的62.5%。其中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86.5%;而第二、三产业仅占到13.5%。从收入表现看,第一产业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且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增长,直接影响着一产的收益,二、三产业收入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广阔。二是在第一产业中农业生产仍占重要地位,占第一产业的73.4%,牧业收入仅占到25%,与我县畜牧强县发展目标有一定差距,发展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效益增幅有限。农产品价格虽然较前期有所提高,但却面临种子、化肥、农药 、柴油、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的压力,使农业生产 成本 上升,农村雇工成本提高,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益上升的空间。
  2 、牧业发展规模少、规模小。从住户情况来看,大多数养殖户处于家庭养殖,环境、疫病的防控能力较差,加之肉类价格的不稳定,使住户养殖信心受挫,牧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3、乡镇企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我县是农业大县,相关的产业链没有形成,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民在本地的打工收入相对较少。同时受地域、观念、资金等因素影响,农民个人投资二、三产业的能力不足。从收入构成看,第二产业的经营收入基本为零,第三产业也仅占到很小一部分。
  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农田 水利 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十分严重, 今春的倒春寒使花果坐果率受到很大影响,近期的连续干旱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农付产品价格下降,明显减少了农民收入。
  三、解决农民增收的途径
  1、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土地面积逐步减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工程,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形成地域特色经济。
  2、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加大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养殖;全力抓好牧业疫病防控工作;加大对牧业生产的资金扶持力度,努力实现 “百万生猪十万牛”的目标,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力保障。
  3、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壮大企业规模,积极引导农业、民进城务工,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做好农民外出务工与就近务工相结合,积极拓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