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引导下,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保证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一、“保增长”效果凸现,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 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31元,比2005年增长1.99倍,年均增长24.49%。从收入的构成看,四大项收入齐头并进。
1、 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 2010年人均工资性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774.1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8.13%,比2005年增长3.67倍,年均增长36.10%。其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务员津补贴的增加和事业单位职工增加了绩效工资;二是随着劳动力价值的提高和企业效益的好转,企业职工收入较快增长;三是政府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了365体育滚球_365体育彩票-投注*官网@:的机会。从以上数据可知,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其家庭收入的主体和增收的主要动力。
2、经营性收入快速提高???
我县投资和经营环境的不断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居民经营效益和收入的提高。同时有关部门支持鼓励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措施落实进一步到位,鼓舞和提升了下岗职工、个体从业等人员经商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县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756.08元,比2005年增长50.68倍,年均增长1.20倍。
3、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家庭投资渠道更为宽广,房租、股息与红利收入等其它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增收的新亮点,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653.63元,比2005年增长7.78倍,年均增长54.42%。
4、转移性收入继续增多???
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增长的主要原因:2010年国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在10%以上;政府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并上调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扩大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城镇低收入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增加明显,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629.81元,比2005年增长27.55%。
二、“扩内需”成效显著,居民生活明显改善
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欲望逐步得到释放,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宽,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90.96元,比2005增长1.16倍。年均增长16.65%。从消费支出的构成情况看,突显七大特点:
1、恩格尔系数下降,食品消费仍占主要地位???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家庭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更加注重科学饮食和营养平衡,一日三餐讲究荤素搭配,精细结合,快捷、方便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外就餐不断增加。2010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4562元,比2005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26.11%。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的35.15%下降到2010年的31.18%。这说明我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穿着打扮更讲究,展示个性舍得花销???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人们穿着更加讲究,衣着打扮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要,更是个人形象、气质、地位的象征,服装消费走向中高档,注重美观、舒适,追求时尚、个性、品牌和优雅,购买成衣成为消费主流。全年人均衣着消费1315.63元,比2005年增长2.41倍,年均增长27.81%。
3、生活环境更舒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居民家庭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住房条件更为优越。如今城镇居民家庭住房面积不仅大了,环境美了,而且室内的装饰也越来越讲究了,人们用于居住类的消费支出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10年人均消费948.42元,比2005年增长90.8%,年均增长13.82%。
4、家庭设备更齐全,家政服务更周到???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舒适优雅的生活方式,新型的家用电器和家居用品吸引了人们的目光。2010年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06.99元,比2005增长3.15倍,年均增长32.93%。
5、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健身热情持续高涨???
随着生活条件的大大改善以及老百姓对健康认识水平的提高,保健和防病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们更加关注身体的健康。保健器具需求增加,保健品消费趋势强劲,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再添亮点,成为人们提升生活质量的象征,2010年人均滋补保健品支出69.46元,比2006增长1.25倍,年均增长17.61%。
6、相互联系更方便,出行旅游更快捷???
近年来,城市公交、个体出租和私家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旅游都更加方便,带动交通费用稳步增长。手机、电脑、互联网迅速普及,成为人们日常联系沟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带动了通信费用增长。2010年交通和通讯支出人均748.7元,比2005年增长1.53倍,年均增长20.40%。
7、教育投入逐步加大,享受型消费悄然兴起???
城镇居民对自身以及子女教育投资热情依然不减。在注重子女文化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关心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多方面发展需要,成人教育也取得长足发展,如课外形式多样的补习培训班、汽车驾驶、计算机、外语、营销等这些适用性很强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极为普遍,使受教育者既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也能满足家庭生活方面的需要。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411.28元,比2005年增长42.62%,年均增长7.42%。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人们更加向往文化娱乐休闲方式的极大丰富,节假日举家户外活动,亲朋好友相约游览祖国美好河山,欣赏名胜古迹增多。加之网络时代及信息化生活的需要,带来居民家庭购买电脑等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上升,形成全年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人均871.9元,比2005年增长4.49倍,年均增长35.04%。
五年来,我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的工作卓有成效,“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快速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1.18%,义务教育全面开展,城镇居民社会福利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县目前居民八大消费都在不同程度增长,但更健康的消费结构由于受到消费观念、国家政策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缓慢,建议:
1、调整消费方式。目前居民消费中的信贷消费较低,约束了消费需求的应有增长。住房、汽车等发展型升级消费应借助信贷大力支持,使居民享受到完善、方便、轻松的服务。
2、继续增加职工工资。居民收入增长因素是来自增资拉动,且特征依然强劲。且不说与外省、市收入水平相比,就与咱邻近县市相比,我县居民收入增长后劲更显不足,居民消费升级,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应尽快调整我县企业职工工资,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水平,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3、扩大就业渠道。要进一步制定再就业优惠政策,保障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促进其再就业,增加其家庭收入。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劳动所得稳定增长。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标志和条件,也是提升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前提。?
5、要采取切实措施稳定物价,同时也要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让城乡居民同时从收入增长中获得更大的实惠。
6、缩小收入差距,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协调,是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进一步向高收入群体聚集,势必影响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保证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快速增长。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要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始终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消费必将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我县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必将持续稳步提高,从小康消费全面进入享受、发展型消费,为我县 “十二五”期间的进一步发展,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