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疏通资本、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渠道,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
?要顺应农业发展主要矛盾变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城镇居民休憩新去处、农耕文明传承新载体。
?要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守住生态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让优秀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决战决胜阶段,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中央一号文件谋划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行动、重大工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部署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
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移风易俗行动、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等。
部署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振兴传统工艺、推进“四好农村路”等近30项。